首页 > 其他类型 > 代晋 > 第九二八章 起兵

第九二八章 起兵(1/2)

目录

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和准备,王恭得到了他想要的回应。

荆州刺史殷仲堪写来回信,表示他会在王恭出兵之后出兵响应。并且,他在信中还给了王恭一个意外的惊喜。那便是,居于荆州的南郡公桓玄愿意帮助自已联络豫州刺史杨佺期一同出兵。

豫州刺史杨佺期是荆州桓氏旧部所属的梁州刺史杨亮之子,杨亮父子受恩于桓氏,一直感激于心。如今桓氏虽然衰亡,但杨氏父子对南郡公桓玄却一直很恭敬。桓玄是桓温幼子,今年岁数虽然只有十五岁,但已经毋庸置疑的成为桓氏之主。杨亮父子经常回荆州探望他,对桓玄甚为谦恭。这当然是看在了桓温的面子上,但另一方面,桓玄会来事,行止有度,也令杨亮认为桓玄是可造之材。故而经常领着桓玄出入各种场合,为桓玄站台增势。

荆州刺史殷仲堪和杨亮颇有交情,殷仲堪到荆州任职之后,鉴于杨亮之故,对这位南郡公桓玄也是甚为客气,引为座上宾。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给杨亮面子,其实也是殷仲堪本身的需求。

桓氏虽然式微,但是荆州旧部尚在,桓氏属下官员和将领如今开枝散叶身居高职要职。在荆州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。殷仲堪想要在荆州做出一番事情来,或者是起码要掌控荆州的话,那还是费一番周章的。所以,通过和桓玄交好,是最快最便捷的方式。而桓玄表现出的少年老成和聪慧儒雅,和桓温截然不同。这让殷仲堪对桓玄的好感倍增。

很短的时间里,殷仲堪便和桓玄成了好朋友。他们经常宴饮游玩,竟然俨然似忘年之交。

四月里,殷仲堪接待了王恭的使者,王恭欲起兵讨伐司马道子和王国宝的想法,和殷仲堪不谋而合。先皇司马曜之死对殷仲堪震动很大,司马曜对自已素有恩惠,现在很明显,司马曜之死显然是被人阴谋杀害的。若不讨伐弑君的贼子,怎对得起先皇隆恩。

殷仲堪是个重恩义的性情之人,他不能允许自已坐视不理。所以王恭的邀请共同出兵,恰恰是他也想要做的事。

考虑到出兵之事牵扯甚广,必须要得到荆州将官们的支持。而自已上任的时间没多久,恐怕难以调动他们,令事情不谐。殷仲堪冒着巨大的风险,在考虑了数日之后将此事告知了桓玄,以征求桓玄的意见为名,探听桓玄的口气。

没想到桓玄的反应出乎自已的意料,他不但没有惊惶失措,反而认为该当这么做。桓玄说,朝廷里有奸佞之臣,理当除之。先皇的死因成谜,必要追究。司马道子王国宝之流倒行逆施,残害世家大族,一旦任由他们横行,则人人自危,必须制止他们,制衡他们。

桓玄表示,自已愿意为殷仲堪驱使,愿意为他在此事上效力,说服军中众人听从命令。并且他还说,凭荆州一州之兵威势不足,他愿意说服豫州杨佺期出兵,那样的话,便可就近进军建康,和王恭形成东西进逼之势。

殷仲堪闻言大喜过望。豫州乃江淮之地,距离建康仅仅一江之隔。就算江州的陶范率军增援司马道子,也只能阻挡荆州兵马顺江而下。豫州兵马距离京城最近,他是没法阻挡的。如此一来,则对京城的威慑更大。

桓玄说到做到,他亲自前往豫州,并且带来了好消息。杨佺期久在边塞领军作战,随父征战沙场,立下累累战功。大晋朝中之事,令这位怀有报国之志的将领心中愤怒。当此之时,桓玄前来劝说,杨佺期甚至没有询问杨亮的意见便同意了此事。

王恭得到了荆州的回应之后大喜过望。殷仲堪和杨佺期的出兵,意味着东西并进的计划已然成型。这便几乎已经成功了一半。

而来自吴兴的王廞也很快有了回应。如王恭所料的那般,王廞在回信中说,他已经联络了会稽郡的前吴国内史,会稽大族虞氏家主虞啸父,兴义郡大族郭凯之共同举事响应。一旦王恭起兵,他们便在三吴之地起兵响应,截断吴地水陆粮道,断绝京城供给。

在王恭看来,此刻已然是万事俱备,再无纰漏了。虽然徐州的李徽并没有给予自已回应,而且有迹象表明,徐州东府军正集结于邗沟沿线和临海郡一带。但在王恭看来,这更多是得知消息之后的自保之举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